“一心”是否必须是禅定呢?
念西法师讲授
何者是也?一心专读诵此《观经》《弥陀经》《无量寿经》等。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。若礼,即一心专礼彼佛。若口称,即一心专称彼佛。若赞叹供养,即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。是名为正。〗口业专赞叹、专称阿弥陀佛名号、专门读诵净土经典;意业要专门观察、忆念阿弥陀佛。这些修法都称之为正行。[提要:]一心:通理、事、定、散。这里还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“一心”。这一小段连续出现了五次“一心”:“一心专读”“一心专注”“一心专礼”“一心专称”“一心专赞叹供养”。这个“一心”是什么意思呢?如果依善导大师此处从最平实易懂的事相上解释,“一心”就是专注、一心一意。就像印光大师所讲,《观经四帖疏》最为浅显、平实易懂。对于我们学净土的道友来说,最初要从《观经四帖疏》进入,如果不学《观经四帖疏》,而想要学懂其他古德的注解,那几乎不太可能。除了事相上的解释,从理上解释“一心”也可以。如果从理上讲,“一心”就是我们本具的真心,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,就是一念心性,就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,一切事理全都包括在内。当然,这是非常高的讲法,善导大师这里主要是从事相上讲的。这里的“一心”可以说通事、理,也可以说通定善、散善。针对这里定、散的差别,我们要辨析一下。首先有一个问题:这个“一心”是否必须是禅定呢?如果必须是禅定,那就是十三观定善的内容,不应该出现在九品文中。九品文主要是针对三福散善。当然,不能说九品仅仅局限于三福散善。修十三观、修禅定的也可以包括在九品里面。那么定、散有什么差别呢?散心跟“一心”正好相违,怎么说这里的“一心”也可以通定、散呢?散心也可以叫“一心”吗?我们可以这样解释:前面修十三观,最后的目的是要得到念佛三昧(最起码要有事相上的念佛三昧),它是一种等持、禅定,得到这样的禅定了就叫定善。这里的“散”,就是指等持前的那种“一心”,可以把它称为散心。千万不要以为一定要夹杂妄想才叫散心,只要是在等持、禅定前,没有妄想也可以叫散心。这样专心、没有妄想的散心就可以叫“一心”,二者是一致的,并没有矛盾。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,否则就会与印祖的教言相违。对于散乱心、妄想心念佛的人来说,不是说不用断除妄念,散念就行了,印祖叫我们还是应该要断妄念佛,要做到专念。散心念佛也能往生。行过十次般舟三昧、亲近过印祖的台湾灵岩山妙莲老和尚,就发了一个散心念佛也能往生的第四十九大愿。以上是对“一心”的解释。节选自念西法师《观经四帖疏讲记》
何者是也?
一心专读诵此《观经》《弥陀经》《无量寿经》等。
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。
若礼,即一心专礼彼佛。
若口称,即一心专称彼佛。
若赞叹供养,即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。
是名为正。〗
念西法师讲授:十方如来都可亲近,为何独推弥陀?
念西法师:以教理证辨析“十念往生”的十念
念西法师:自心是佛和我们的修行到底有怎样重大的关系
念西法师:增福增寿的妙法
念西法师:这是佛陀更锡殊恩作大悲救度的无上法门
念西法师:佛可以直接把信愿赐给你吗?
念西法师:一日、七日、十二大劫花开等是娑婆世界还是极乐世界时间?
念西法师讲授:念佛十大现世利益
念西法师:什么是修行的真正动力?
念西法师:念佛警策选讲之散心念佛能往生吗
用户名
密码
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?
邮箱
确认密码
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