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师讲堂:你知道佛陀的至极悲心吗?



576c1d1cf62da5c0b5125ddaa63f3ebf_202405061715011165830484.png


法师讲堂:你知道佛陀的至极悲心吗?



明本师至极悲心分二:一、示三重大悲;二、以喻明。


一、示三重大悲


分三:(一)第一重;(二)第二重;(三)第三重。


释迦佛的“至极悲心”,这里分三重。


一、示三重大悲


(一)第一重


 『一者,佛在世时,怜此五浊,说难信法,是为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。』 


第一重,佛在世的时候,讲《阿弥陀经》《无量寿经》《观经》净土三经。这是因为佛悯念五浊恶世众生,所以说这样的净土难信之法。这是“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”。

我们看《阿弥陀经》,里面就是这样讲的:
“释迦牟尼佛,能为甚难希有之事。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,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中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为诸众生,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。”

唐译《阿弥陀经》里面甚至说,这是“世间极难信法”。净土法门是最难信的。净土法门是靠信心成就的。就像龙树菩萨《十住毗婆沙论》中讲的,净土法门是“以信方便,易行疾至阿惟越致”,是以信心为方便成就的。靠信心,凡夫的身份就能出轮回,当然这个信心也就不是这么容易的。净土法门最难的是信心,而不是念佛功夫。你有没有真正对阿弥陀佛,对这个往生的法门真正产生信心?有信心,不怀疑,那你就能得度;没有信心,那什么都不用谈。

净土法门说是很容易,但是也可以说不容易,就是因为信心。对法门起信很难。


(二)第二重


『二者,佛灭度后,福慧日浅,罪障益深,故说此经,咸令未来,虽不见佛,佛灭法存,但有信者,速超生死,是为第二重大悲悯念众生。』


这是指佛讲完《涅槃经》后,佛灭度了,不住世了,当然这个时候的众生非常可怜,“福慧日浅,罪障益深”。佛灭度之后的众生,当然也要靠净土法门来度。这是“第二重大悲悯念众生”。

《涅槃经》《长阿含经》中都讲到了佛灭度前的情形。当时不仅是佛身边的常随众,乃至天人、天龙八部都过来了,站在空中。这时候大家非常悲伤,甚至站都站不住,只有手拉着手互相扶持,否则就要哭得倒在地上了。大家手拉着手,口里面这样唱着:
“佛取灭度,何其驶哉!佛取灭度,何其速哉!群生长衰,世间眼灭。”(《长阿含经》)

“佛取灭度,何其驶哉!”“驶”就是快。佛灭度为什么这么快!

“群生长衰,世间眼灭。”佛是人天眼目,现在世间没有佛了,世间的眼目灭了,众生长衰。大家都非常哀伤。

这是“第二重大悲悯念众生”,对佛灭度之后的众生讲净土法门。


(三)第三重


『三者,如大本言:佛灭久远,当来之世,经道灭尽,独留此经,住世度生,最后方灭。则知滔天之际,尚作慈航;大夜方沉,犹称法炬,是为第三重大悲悯念众生也。』


“大本”也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末法万年都过了,法灭了,独留此经再住世百年。

这是净土法门非常奇特的地方。其他一切法门、佛经全部灭了,只有《无量寿经》《阿弥陀经》还能再最后留百年,可见净土法门有最极殊胜、奇特的一种加持力,对末法众生,乃至法灭之后的众生,还能救度。可以说这是一切法门、一切佛经都无法相提并论的,可见净土法门的奇特以及不可思议的加持力。从这里讲,可以说净土法门是超越了一切法门的。

我们看这里莲池大师是怎么形容最后法灭的时候:
“则知滔天之际,尚作慈航”,“滔天”就是恶浪滔天,这是比喻,也就是恶业滔天。法灭之后,连末法时代斗争的佛法都没有了,邪见遍布,恶业滔天。“尚作慈航”,这时候净土法门还能作慈航,还能救度众生百年。甚至百年之后,这句佛号还能来度众生。

“大夜方沉,犹称法炬”,这个时候“大夜方沉”,一片黑暗,丝毫光明都没有,只有《阿弥陀经》《无量寿经》、净土法门是唯一的“法炬”光明,可以度脱众生。

“是为第三重大悲悯念众生也。”这是三重大悲悯念众生,莲池大师这样给我们作了解释。

下面我们看《演义》,对法灭之后“经道灭尽”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:
“‘经道灭尽’者,始自《首楞严经》《般舟三昧经》,终至十二分教,悉皆灭尽。独留《阿弥陀经》,住世百年,最后方灭也。法灭时,袈裟自然变白,藏经自然无字,十六罗汉,尽收世间一切经法,贮于铜塔,绕塔经行,叹言:释迦法灭。然后此塔沉至金刚际,则世界法灭也。”

“始自《首楞严经》《般舟三昧经》”,《楞严经》中讲五十阴魔,这是魔王最害怕的,所以《楞严经》是最早灭的。最初说《楞严经》是伪经的,那就是魔王。现在佛门里面有一些人,说是佛弟子,却说《楞严经》是伪经,这样的情况在近代就出现了,这些人就是魔王。

“终至十二分教,悉皆灭尽。”“十二分教”,十二个体裁的佛经全部灭尽了。

“独留《阿弥陀经》,住世百年,最后方灭也。”《阿弥陀经》也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一个是略,一个是广,可以说是同样的。

“法灭时,袈裟自然变白”,袈裟一般是染坏色的,最后会自然变白,这是非常奇怪的。

“藏经自然无字”,大藏经自然就没有字了。

本来藏经里面都是有字的,但是到末法万年过了之后,藏经突然就变成白纸了。

“十六罗汉,尽收世间一切经法,贮于铜塔,绕塔经行,叹言:释迦法灭。”十六罗汉把世间的佛经全部存放在铜塔里,绕塔叹息。

“然后此塔沉至金刚际”,然后把装佛经的塔“沉至金刚际”,也就是金刚际地。佛经里面讲,我们地球最中间就是金刚际地,地是金刚铸成的,非常坚实。

“则世界法灭也。”最后世间就彻底没有佛法了。这个时候所有法都灭了,但是《阿弥陀经》还能再住世百年。到最后所有佛法彻底全部灭了,世间就再也没有佛法了。

我们去思维一下就知道,净土法门确实非常殊胜,尤其是和末法时代有不可思议的因缘。

下面我们把这个内容画成一个图表:



这样我们学完了三重大悲,下面第二科判是“以喻明”,以比喻来说明。



二、以喻明


『譬之慈父,忧念后昆,心无尽故,置为生计,能使远裔残支,至于家破身贫,犹堪资藉,故曰至极悲心,预垂济度。』


“譬之慈父,忧念后昆,心无尽故”,“后昆”就是后嗣、子孙。就好像社会上充满慈悲心的父母,他会忧念后代子孙,因为他牵挂子孙的心是无尽的。

“置为生计”,预先就会给他安排好谋生的方法。

“能使远裔残支,至于家破身贫,犹堪资藉”,就像世间慈悲的父母,他们早就给子孙后代安排好了将来谋生的技能、方法,这样即使到时候家破身贫了,也不至于饿死。

“故曰至极悲心,预垂济度。”佛就相当于这样的大慈悲父,预先就安排好了救度我们的方法。尤其是末法时代,乃至末法之后法灭的时候,让我们能够济度生死,给我们安排好了出离轮回的法门,也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。末法,乃至末法之后,这就是给我们救命的法门。其他法门、其他方法这个时候都用不上了,你修不起来,唯一只有靠往生西方的净土法门,可见净土法门的殊胜。

我们学佛的人,如果你不相信净土法门,就像莲池大师说的,那只能说是善根福报不够。(莲池大师《弥陀疏钞》:“问:此土单修圆顿,不愿往生者,宁可谓之少善根耶?答:圆顿行人,虽悟一心,尚余后有,正宜求生彼国,亲近弥陀,喆老、青公,皎然覆辙。若其自负圆人,不愿往生,当知亦是善根薄故,如《华严》中说。”)《阿弥陀经》里面讲: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。”因为善根福德因缘不够,导致他无法相信净土法门。


——节选自道隆法师《弥陀疏钞讲记》



目录导航
  • 法师讲堂:你知道佛陀的至极悲心吗?
  • 一、示三重大悲
    • (一)第一重
    • (二)第二重
    • (三)第三重
  • 二、以喻明
  • 分享到:
    发布于 2024-06-22 23:42:08
    收藏
    分享
    海报
    1089
    上一篇:法师讲堂:净土法门的信心是指什么? 下一篇:念西法师:三辈和九品如何对应?
    目录

      忘记密码?

      图形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