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业障深重,福报浅薄,恐怕往生不了”,这种说法对吗?

编者语


现在念佛人多,但是得其关要者少。为使更多净业行人掌握净土法门的关要,增上往生信愿,净土解行微信平台,陆续发布念西法师《净土法门关要及修学歧途》,望诸道友能持续跟进学习,真诚随喜您精进闻法的功德!

辨析往生条件之
辨析其他疑惑



■ 辨业障重、福报轻故不得生

歧  途

❖ 修学歧途五:

总觉得自己业障深重、福报浅薄,所以不能往生。

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业障深重、福报浅薄,所以不能往生。
教  证
❖ 教证一
《观经》(下品下生):
“下品下生者,或有众生,作不善业。五逆十恶,具诸不善。
如此愚人,以恶业故,应堕恶道。经历多劫,受苦无穷。
如此愚人,临命终时,遇善知识,种种安慰。为说妙法,教令念佛。……命终之时,见金莲华,犹如日轮,住其人前。如一念顷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”

但是我们看《观经》里讲的下品下生往生者,都是怎样的众生呢?

“作不善业。五逆十恶,具诸不善。”这样的愚人本来应该堕落阿鼻地狱,甚至临终地狱相已经现出来了,但这个时候,有善知识教他念佛求生净土,他十念念佛就往生了。

这样五逆十恶的人,你说他业障重不重?当然是最重的了,但也一样能往生。所以我们不要怀疑自己业障重、福报轻,怕往生不了。你只要能深信发愿念佛,就是“多善根福德因缘”,不是“少善根福德因缘”。

下面我们看善导大师《观经四帖疏》。

❖ 教证二

善导大师《观经四帖疏》:

“一切凡夫,不问罪福多少,时节久近,但能上尽百年,下至一日七日,一心专念弥陀名号,定得往生,必无疑也。”

“一切凡夫,不问罪福多少,时节久近”,你不要以为自己罪业深重、福报不够,你不要去管这些;“时节久近”,也就是念佛时间的长短你也没必要去担心。

你现在念了一天,或者临终十念,甚至念一辈子,都是一样的,你有真信切愿都绝对往生。“但能上尽百年,下至一日七日,一心专念弥陀名号,定得往生,必无疑也。”我们看,是决定往生,“必无疑也”。

我们没必要去担心自己有没有福报、罪业。当然,有罪业的话,你相信因果,就肯定要忏悔。你如果不忏悔,那恐怕你不信因果;不信因果,你说能不能往生?那就有点搞笑了。佛都不信,因果也不信,你说你念佛能不能往生?你都不信佛,甚至都不会念佛。所以这些最起码的基础还是需要的。

 

以上是几种我们需要辨析的疑惑。(辨念佛未一心不乱能否往生,以及其他四种疑惑——编者注)

当然,疑惑还不止这几种,我们只不过把这些最容易产生的、粗大的给它断除。疑惑没有断除,信心不可能生起,所谓“断疑生信”,从反面讲是疑惑,正面就是信心。
下面我们接着附带地辨析一下。
■ 附带辨析:决定往生条件与可能往生的条件

❖ 修学歧途六:

有真信切愿就决定能够往生,没有真信切愿就决定不能往生。
我们再再讲:“有真信切愿就能决定往生,百分之百往生,‘万修万人去’。”但是有些人就从“有真信切愿决定能够往生”,自以为是地推出“没有真信切愿就决定不能往生。”
表面看来,好像很有道理,不是说有信心就决定往生吗?那没有信心还不是决定不能往生?实际上这是大错特错,不能这样讲。

净土关要:

有真信切愿就决定能够往生,没有真信切愿也可能往生。

准确来说应该如何呢?有真信切愿决定往生,那么没有真信切愿,是否决定不能往生?——当然不是。如果没有真信切愿,那我们只能说“可能往生”,当然也可能不能往生,这还要具体分析。

所以即使没有达到真信切愿,也不要灰心,你还是有可能往生的。

你要通过净土的经典,或者修出离心,或者念佛,方方面面都要抓起来加强。这样每天你通过闻思净土经典断疑生信,你的信愿力量就在增上。
增上到一定程度,信愿的力量虽然还没有达到真信切愿,但是这个力量也比较大,能压过对轮回的追求,对家庭五欲的贪恋,那临终的时候,你往生西方的信愿就比较强。
就像两个人打架一样,你的信愿能把对家人、财产的贪恋干倒,就像大人跟小孩子打架一样,一个手就把他干掉了,那你就肯定能往生。
所以对我们来说,修出离心、菩提心,包括一天精进地一万、两万念佛,都非常重要。因为什么呢?临终的时候,你如果能把佛号提起来,那肯定往生。
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中讲的,也是善导大师提倡的“助念”非常重要。一个平时虽然没有真信切愿,只有一般般信愿的人,如果临终的时候有人给他助念,他自己还能跟着念,那按印光大师《文钞》中的讲法,即使没有任何瑞相,这个人也决定往生。
因为临终关键的时刻,还有人能帮助他,把这句佛号正念提起来。他临终的时候,念头放在求生净土上、一句佛号上,那他不往生西方,到哪里去呢?
临终一念是最关键的。临终的时候如果有人助念,或者他自己念佛非常精进,佛号能提起来,那这个人也是百分之百往生。
当然,这跟前面有真信切愿的不一样,有真信切愿就不加任何的条件。就像我们之前讲的,遇到车祸、飞机失事,甚至一棍子被人打死了,他也往生,任何时候他都能够往生。

 

但是像我们刚才讲的这种没有真信切愿的人,他有一个条件,就是临终能念佛。或者有人助念,让他的正念能提起来,就能往生。所以他不能保证百分之百。

因为他有可能到临终的时候又怀疑了,那能不能往生就不好讲了。临终的时候,他甚至怀疑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,那当然就很难往生了。
这样我们就知道,如果有真信切愿,就决定能够往生;如果没有真信切愿,那就不一定往生。要看你信愿的力量。力量大,那往生的可能性就很大。
所以净土法门非常奇特。如果能生起真信切愿是最好的。不怀疑,那就是百分之百往生,“万修万人去”。但即使你没有达到这个程度,如果在信愿上用功,在净土经典、断疑生信上用功,你的信心每天都在增长,就绝对不会空耗,因为你用功用对了地方。
净土法门要注重信愿。你要在根本上用功,不是枝末上。而我们现在许多人就在一句佛号、念佛功夫上,拼命地在那里念,没有到一心不乱,他就怀疑自己恐怕往生不了。
实际上他用功用错地方了。念了几十年,信愿也没有增上,甚至信心还退了,对自己念佛越来越没有信心了。实际上他念佛的方法错了,用功用错地方了。
你要在信愿上,在净土经典、断疑生信上下手。就像印光大师讲的“半日学解,半日学行”,“半日学解”断疑生信,信心增长一分,念佛就会相应一分;信心增长十分,就会相应十分。而不是外表上就一句佛号,不注重信愿,这样不行。这非常重要。

 

下面我们看《彻悟禅师语录》:

“若以重心,而修净业,净业则强。心重业强,唯西方是趋,则他日报终命尽,定往西方,不生余处矣。如大树大墙,寻常向西而歪,他日若倒,决不向余处也。”

比如一棵大树、一堵大墙,如果平时歪向西方,那它倒下的时候,肯定也会倒向西边。

所以我们平时如果注重真信切愿,出离心修得好,临终基本上也没有问题,肯定也是往生西方的,这非常重要。

 本文摘自念西法师《净土法门关要及修学歧途》,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(净土解行)

往期精彩

你是否在佛法的汪洋大海中迷失了方向?

蕅益大师论儒家与学佛的关系

念佛人可以把父亲观为阿弥陀佛吗

印祖的衷言:写字潦草的人折福损寿,贻害子孙

一切凡夫都有的两种病


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微信历史信息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净土解行

分享到:
发布于 2024-01-22 15:10:19
收藏
分享
海报
137
上一篇:《了凡四训》:短短3句箴言,受用一生 下一篇:如何抉择法门(下)
目录

    忘记密码?

    图形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