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念佛之人可以“不遭魔事”
念西法师开示
一、佛力摄持故(他力)
(1)愿力加被故
对应疏文:“彼佛愿力威神加被行人”。
『今念佛者,以佛大愿摄受,大力匡持,威莫敢干,神不可测,虽有魔事,行将自消。』
念佛的人,因为佛的愿力摄受,威神加被,一般魔事自然就会消除。
(2)光明烛身故
对应疏文:“大光明中,不遭魔事”。
『又经云:念佛之人,有四十里光明烛身,魔不能犯。』
念佛的人,念一声阿弥陀佛,身上就放光,甚至有四十里光明,当然魔王就会跑得远远的。
《观经》里面就讲:
“无量寿佛,有八万四千相。一一相中,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。一一好中,复有八万四千光明。一一光明,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,摄取不舍。”
阿弥陀佛的光明会“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,摄取不舍”。你只要念佛,佛自然知道,佛光自然就会照耀你、摄受你,自然魔障就会消除。
我们看像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,记载善导大师的公案:
“或问:念佛生净土耶?导曰:如汝所念,遂汝所愿。乃自念一声,有一光明从其口出。十至于百,光亦如之。”
有人问善导大师:念佛能不能生净土呢?
善导大师就说:“如汝所念,遂汝所愿。”后来善导大师就给他示现了一下。善导大师念一声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就有一道光明从他口里面出来;念十声、百声,就有十道、百道光明出来。之后皇帝就专门封善导大师为“光明寺善导和尚”,给他的寺庙赐名为“光明寺”。
念佛自然放光,我们下面介绍蕅益大师《灵峰宗论》里面的两个公案:
“桐城有二人结伴为客,一死,伴葬之。携赀还其妇,妇疑,伴愤甚,往尸处陈祭哭诉,鬼与伴问答,如生前,乃同归作证,中涂遇事,偶一念阿弥陀佛,鬼大唤:‘何放光怖我?’更速转数念,鬼惧曰﹕‘汝一念,胸辄舒五色光十余丈,眩我心目,不能复近汝矣。归语我妇,令自来,当为汝雪冤。’伴因此醒悟,出家为高僧。嗟嗟!甫举一念,光轮便舒。……毕贯之居士,参尽天下纳僧,乃死心念佛,求生净土,兼劝人以豆念佛结佛缘,人身一豆耳。当念佛时,身即放光,所谓‘佛身充满于法界’者,非乎?”
以前安徽桐城有两个人,结伴出门去经商。后来有一个人死了,他的同伴把他葬了之后,就拿着他的财产回去还给他的妻子。但是他妻子怀疑,是不是他被这个同伴害死了。
这个同伴非常愤怒不平,就到葬尸体的地方哭。这个人已经去世了,成为鬼了,但是可以和同伴对话,就和生前一样。他就说:“我回去给你作证。”
在路中间,这个同伴遇到了事情,随口念了一声“阿弥陀佛”,鬼就大声叫起来:“你为什么放光吓唬我?”这么一说,同伴就又念了几声,鬼就害怕地说:“你一念佛,胸口就发出五色光十余丈,现在我的眼睛都被你的光明搞得眩晕了,不能再看到你,也不能近你的身体了。你回去和我的媳妇讲,让她自己来,我给你解除冤屈。”
因为这件事,这个同伴一下就醒悟了,原来念佛有这么殊胜的功德!后来他出家成为了一个高僧。
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公案,蕅益大师《灵峰宗论》里面也是这样引用。
另外还有一个叫毕贯之的居士,自己死心念佛,并且也提倡大家用豆来念佛。念一声佛,数一粒豆子,这样来代替念珠念佛。这个毕贯之居士念佛的时候,身体就放出光明。
实际上念佛放光的公案并不仅仅这样几个,真正念佛的人,只要虔诚地念,很多人都自然有放光的情况。就像我们同参道友中,有时做恶梦被鬼压了,吓得念一声佛,就醒过来了。这样的情况应该很普遍。
(3)诸佛护念故
对应疏文:“能为护念,直至道场”。
『以阿弥陀佛及十方佛常护念故,从今发心,直至道场,自始至终,吉无不利。』
念佛的人是得到了阿弥陀佛和十方诸佛菩萨护念的,乃至护法神也都会来护念你,“直至道场,自始至终,吉无不利”,一直都是吉祥的,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。
《阿弥陀经》中就讲:
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闻是经受持者,及闻诸佛名者。是诸善男子善女人,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
《十往生经》里面讲:
“佛言:若有众生,念阿弥陀佛,愿往生者。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,拥护行者。若行若坐,若住若卧,若昼若夜,一切时一切处,不令恶鬼恶神,得其便也。”
这也是佛经里面讲的,念阿弥陀佛的人,佛自然就会派遣二十五位菩萨来拥护你。
下面我们再来看善导大师的著作《观念法门》,善导大师在里面讲了好多增上缘:
比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,这是“摄生增上缘”,摄受众生;
十方诸佛出广长舌来证明,这是“证生增上缘”,证明决定得生;
还有“灭罪增上缘”,念佛可以灭罪;
还有“护念增上缘”,念佛就能得佛菩萨护念。
我们来看《观念法门》中讲的“护念增上缘”:
“又言护念增上缘者,即如第十二观中说云,若有人,一切时处,日夜至心,观想弥陀净土二报庄严。若见不见,无量寿佛化作无数化佛,观音大势至亦作无数化身,常来至此行人之所。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。又如观经下文,若有人,至心常念阿弥陀佛及二菩萨,观音势至常与行人,作胜友知识,随逐影护。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。”
你念佛,佛菩萨就会日日夜夜一直守护你,这是现生护念增上缘。
所以我们念佛,对这句佛号要有信心。如果你没有信心,那能不能得到这些利益就不好说了。难道不信佛的人也都能得到这样的利益吗?那就不一定了。所以信心最重要,你不要怀疑。比如说你坐车,或者自己开车,就要赶快念阿弥陀佛,边开边念佛,这样就能得到佛的护持。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。
下面我们来看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·复顾显微居士书》:
“北通州王铁珊者,前清曾作广西藩台,其时广西土匪甚多,彼于作兵备道时,即设计剿灭其党,所杀甚多。四年前得病甚重,一合眼即见在黑屋中。其屋甚大,又甚黑。其鬼无数,皆来逼迫,遂即惊醒。久则复合眼,其境仍如是,复惊醒。三昼夜不敢合眼。其人已奄奄一息。其妻因谕之曰:你如此只么样好。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吧,念佛总会好。铁珊一闻此言,遂拌命念。未久,即睡著,遂睡一大觉,了无境界可得,而病亦渐渐痊愈矣。因长斋念佛。铁珊前年与陈锡周来山,亲与光说耳。”
以前北通州有一个官员叫王铁珊,清朝的时候曾经作过广西藩台。藩台是明朝、清朝的布政使,是一个省的高官。当时广西的土匪很多,他作兵备道的时候就设了一个计谋,把好多土匪都剿灭了,杀了很多人。
四年前,他得了很重的病,一合眼就看见自己在黑屋子里,有好多鬼都来找他的麻烦,马上就惊醒了。等他困了又合眼,一合眼又看到这些鬼,就逼着他整天整夜无法睡觉。这样三天三夜他都不敢合眼,人就奄奄一息了。
这个病也非常奇怪,实际上应该就是业障病,是这些冤鬼来报仇了。
后来他妻子就跟他讲:“既然这样的话,那你就念阿弥陀佛试试看,念佛总会好的。”王铁珊这个时候也是走投无路了,没办法了,只能拼命念佛,念着念着没有多久就睡着了,后来这个病也就好了,于是后面就长斋念佛了。
这是王铁珊和陈锡周去拜见印光大师的时候,亲口和印光大师讲的。不过这个王铁珊后来又退心了。没有闻思,仅仅通过一些感应,他的信心还是容易退。
二、己念分明故(自力)
前面是讲佛的他力,这里是讲自力,因为自己正念分明的缘故。
对应疏文:“故知泽图辟怪,宝镜遁妖,正念分明,无能娆者。”
(1)正明
『良由正念分明,纵魔来者,易识易遣,非比耽静著空,中无主宰,逢魔不觉,遂至入心者也。』
你如果正念分明,即使是魔境现前,魔来破坏,你也容易识别,容易遣除。你如果没有正念,“耽静著空”,自己心中没有主宰,那就麻烦了。这样不但魔境,甚至好的境界也会变成魔境,也会变成坏的境界。如果你是一个正念分明的人,即使是魔境,那也是你的一个考验。你的修行能进步,也就相当于变成了一个好境界。
对我们来说,你要通过闻思,具足正念,自己要正念分明不管你修什么法门,净土法门还是通途法门,都必须要具足正念,必须要有闻思的基础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“正念分明”,《演义》里面解释:
“‘正念分明’,即后文事理二持。大率根钝者,闻佛名号,常忆常念,以心缘历,字字分明,前句后句,相续不断,行住坐卧,唯此一念,无第二念,是为正念分明。根利者,闻佛名号,不惟忆念,即念反观,体察究审,鞫其根源,于自本心,忽然契合,是为正念分明。”
《演义》中把“正念”分成事理两方面:
一般来说,你能在事相上把这句佛号念得非常清晰就可以。这句佛号就代表你的正念。你继念念佛的时候,了了分明,这就是“正念分明”。
还有一种是理体上的,当然这要对利根的人来说,他是从心性上去体悟的。
“正念分明”分事、理两方面,但对我们一般人来说,你只要事相上的正念就可以了。
(2)以喻明
下面以比喻来说明,也就是“泽图辟怪,宝镜遁妖”。
『泽图、宝镜者,以此二喻,明非但佛力,即是自己念力也。』
不仅仅是佛力,还有自己的念力。
『有神兽名白泽,能人言,辨万物之情,诸邪望影而避,故曰家有白泽之图,必无如是妖怪。又山精野魅,能变形种种,诳惑于人,而不能变镜中之形。喻念佛者正念现前,智照精朗,一切天魔、心魔不得便故。』
狐狸精等“山精野魅”,它可以变成人的样子来诳惑于人,但是在宝镜面前就变不了了。这就是“宝镜遁妖”。这就是以比喻来说明,念佛的人只要“正念分明”,魔也没有办法影响你。
《演义》:
“良由正念分明,即是第一遣魔之法。故《楞严》云:‘主人若迷,客得其便。当处禅那,觉悟无惑,则彼魔事,无奈汝何。汝如沸汤,彼如坚冰,暖气渐邻,不日消殒。’”
《演义》里面就讲:“正念分明,即是第一遣魔之法。”
这就像《楞严经》里面讲的,你作为主人要正念分明。如果主人迷了,那到你家来的客人就要反客为主了。如果你自己有正念,那魔事也拿你没办法。你自己有正念,就好像是开水,而魔事就像坚冰,他一靠近你,自然就消亡了。“消殒”:消亡。
所以我们自己“正念分明”非常重要。对一般人来说,理体的正念比较高,事相上这句佛号的正念还是能做到的。如果你闻思基础不够的话,那暂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这句佛号。事相上的这句佛号,你千万不要掉了,要了了分明、清清楚楚地念,心里面不要受其他境界的影响。心里面能心如止水,这句佛号了了分明,这就是正念。当你出现一些境界的时候,千万不要把佛号丢了。
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·复陈士牧居士书六》中就讲到:
“钟英宿根固深,智识不开。夜半念佛,见一金甲神,恐是魔试,便不敢念,何无知一至于此。……今则偶有所见,便生畏惧,不敢念佛,其心已失正念。幸非魔现。倘是魔现,由不敢念佛之故,便可令魔入彼心窍,令彼著魔发狂,丧失正念。何不知好歹,一至于此。恐是魔现,正宜认真恳切念佛,彼魔自无容身之地。如明来暗自无存,正来邪自消灭。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。幸非是魔。若果是魔,则是授彼全权,自己对治之法,全体不用,则任魔相扰矣。哀哉哀哉。”
印祖有一个皈依弟子叫钟英,他半夜在自己家里面念佛,念着念着看到一个穿着金盔甲,武将打扮的人,非常高大,现在他面前,他吓得不得了,佛号都忘记念了。
后来印光大师就批评,说这应该是像韦陀菩萨一样的护法神。他念佛念到相应的时候,护法神现前了。本来是想让他生信心,没想到把他给吓坏了。
印祖就说:幸亏是善神,是护法神现出来。如果是魔境,你又吓得佛号都忘记了,那到时候就会著魔了。心非常害怕的时候,他就会趁虚而入。
所以这句佛号我们千万千万不能忘记。出现任何境界,这句佛号你都要紧紧抱着不放,千万不要受境界的影响,这样就比较保险。这样即使你的心受了一点影响,也不会出现大问题。出现境界的时候,这句佛号千万要记得,不要忘了,这样就可以。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——节选自念西法师《弥陀疏钞讲记》
- (1)愿力加被故
- (2)光明烛身故
- (3)诸佛护念故
- (1)正明
- (2)以喻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