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师讲堂:阿弥陀佛和极乐是化佛化土吗
阿弥陀佛和极乐是化佛化土吗
念西法师开示
辨析:为何善导大师又说阿弥陀佛是报身?与蕅益大师的解释是否矛盾?
那下面我们就要讨论一下,也有一些权威有名的祖师大德,好像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讲法不一样。
一、善导大师的观点
就像善导大师《观经四帖疏》:
“问曰: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?答曰:是报非化。云何得知?如《大乘同性经》说: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。又《无量寿经》云: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,行菩萨道时,发四十八愿,有一愿言:若我得佛,十方众生称我名号,愿生我国,下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今既成佛,即是酬因之身也。又《观经》中,上辈三人临命终时,皆言: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。然报身兼化,共来授手,故名为与。以此文证,故知是报。……今既以斯圣教,验知弥陀定是报也。纵使后入涅槃,其义无妨。”
问: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,是报土还是化土呢?
下面善导大师自己回答:“是报非化。”
“云何得知?”怎么知道呢?下面就引教证。
首先,《大乘同性经》上讲:“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。”
第二,《无量寿经》中讲,阿弥陀佛因地发下四十八大愿,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,就是“酬因之身”,是果报身,所以是报身。
第三,《观经》中上辈三人临命终的时候,经文中提到:“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。”善导大师解释这里的“与”字:“报身兼化,共来授手,故名为与。”既然阿弥陀佛是与化佛,或者五百化佛,或者一千化佛一起过来的,就说明阿弥陀佛是报佛。“阿弥陀佛及与化佛”,肯定是报佛与化佛一起。如果你把阿弥陀佛解释成化佛,那化佛和化佛一起来,这样就说不通了。所以这里的阿弥陀佛就只能解释成报佛。
“今既以斯圣教,验知弥陀定是报也。”以这些教证就可以知道,阿弥陀佛肯定就是报佛。
但是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。我们前面从时间上解释,法身无始无终,报身有始无终,化身有始有终。你如果说阿弥陀佛是报佛,那为什么有的经里面说,将来极长的时间之后,阿弥陀佛还是要涅槃的,到时候观音菩萨候补佛位,成为极乐世界的教主,再后面是大势至菩萨?既然说报佛有始无终,不会有涅槃,那为什么说阿弥陀佛还有涅槃呢?那不是矛盾吗?
这里善导大师给我们回答:“纵使后入涅槃,其义无妨。”即使阿弥陀佛入涅槃也不要紧,还是可以成立他是报佛,报佛也可以涅槃。
这个讲法和一般的讲法不一样,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。有些对这些祖师大德没有信心的人,甚至产生批评都可能。但是善导大师这个讲法应该是非常殊胜的,绝对、肯定是有依据的。
二、圆融理解善导大师和蕅益大师的观点
对这两位祖师看似不同的观点,下面我们尽量和会、圆融一下。
[提要:
问:此处蕅益大师说:“今云阿弥陀佛,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。”为何善导大师又说“弥陀定是报也”?一说化身,一说报身,是否矛盾?
答:“(即化)即报即法”。]
这里蕅益大师说:“今云阿弥陀佛,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。”《阿弥陀经》里面的阿弥陀佛,蕅益大师解释成化身。而善导大师又说,阿弥陀佛“定是报也”。一说化身,一说报身,是否矛盾呢?
关于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根据蕅益大师这里自己所讲的。虽然蕅益大师说,这里的阿弥陀佛是指同居土的示生化身,但是后面紧接着就讲:“仍复即报即法也。”
这个化身,当下又是即报即法的。
所以也可以说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是“(即化)即报即法”的。但这里的“即化”打个括号,表示不是原文,但是意义完全是按原文来的。这里原文是:“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,仍复即报即法也。”也就是示生化身当下就是即报即法的。
这样我们也就知道,蕅益大师这里虽然说是化身,但这个化身当下又可以就是报身,就是法身。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讲法呢?有些人可能更要糊涂了:“那到底这是化身还是报身呢?还是反正三身就是一身,没有差别呢?既然三身没有差别,那祖师大德论报身、化身的不同讲法又有什么必要呢?”甚至有些人生邪见,会想:“反正说来说去,说报身、化身都是一个,那就说什么都可以。”
法报化三身,肯定有差别,你不能说:反正三个就是一个,好像一个人有三个不同的名字一样,说什么都可以。不是这个意思。
三身是差别的,但实际上三身又不是孤立的三身。
尤其我们要知道,这里的净土本来就是佛的净土,净土法门就是圆教一佛乘,所以一往生到西方净土的凡圣同居土,我们肯定要依净土的阿弥陀佛,他发的四十八大愿,以及净土法门圆教一佛乘的修法。极乐世界唯有一佛乘,所有往生到西方的众生,花开之后闻法,马上就发起大乘菩提心,甚至自然而然就会与阿弥陀佛所发的大愿以及大乘的修法相应。即使往生前你很差劲,但是你只要一往生到西方净土,往生后就不用你担心了,都是花开见佛悟无生的。
往生西方之后,在极乐世界这样的一个胜妙境界当中,就不是我们的分别心所想的,而是自然就会有“(即化)即报即法”,三身本是一身的境界。
刚才前面没有详细介绍,虽然三身大约有这样的界定,但这并不是定死的。比如他受用报身,虽然一般说是登地圣者所见的,但这是否是绝对的呢?按天台的教法,或者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就讲到凡夫相似见报身。凡夫也可以见报身,之所以说“相似”,因为毕竟他不是圣者,这里还是有一点差别。但他见到的确实是报身。
为什么善导大师要说极乐世界,甚至凡圣同居土,可以成立报身的讲法,就是这个原因。即使通途教法里面也会承认凡夫可以见报身,这是一种特殊的根机。圆顿根机的人,他就是可以按这样特殊的修法,就是可以凡夫见报身。所以善导大师就持凡夫生报土、见报身这样的观点。当然一般的教法可能有些难以理解、接受,但是善导大师的讲法肯定是有依据的。
《弥陀要解讲记》